墨坛库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362章 出乎意料(求打赏月票全订!)

第362章 出乎意料(求打赏月票全订!)


第362章  出乎意料(求打赏月票全订!)

        次日清晨,天边的乌云慢慢褪去,红日在东方跳跃出来,天边挂着美丽的红霞。

        赵高揣度,大王经历一夜,应该自己放过自己了。这个时候,该他出场了。

        让他意外的是,他还没到门口,就看到了王后的随从候在门口。这就让赵高心有戚戚,他鬼鬼祟祟在门口徘徊了半天,始终不敢入内。

        嬴政后半夜睡得极其安稳,那是王后守了他一晚上。

        天色一亮,嬴政小心翼翼从王后怀里起来。

        天气已经晴朗了,外面的曙光透着窗户照射了进来。

        嬴政像个孩子一样,等他恢复了体力,从失败气馁中缓过神来,立刻又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王后自然是脸色苍白,守了嬴政一晚上,她心里想了很多事。一面是楚国,一面是秦国。

        大王似乎都忘记了,自己虽然是他的妻,可也是楚国水生水养的公主。

        到了这个时候,自己还要装作丝毫不担心楚国的命运,只围着他转。

        嬴政看着神色萎靡的王后,拉着她的手道,“这些年寡人忙于政务,都没好好陪过你。等寡人打完天下,届时就陪着王后云游四海。”

        王后脸上露出笑意,却又埋怨着嬴政,“这前一句话,大王已经对妾身说了不下数百遍;至于后一句话,大王的口气仿佛这天下都是大王的囊中之物。还云游四海,大王身为一国之主,哪能去周游四海。”

        “寡人说了行,那就一定行。你就在后宫等着吧。”

        嬴政说着,又开始精神百倍的筹谋前朝大事。

        他丢下王后,去洗漱更衣。

        “寡人倒要看看,今天又有哪个要值寡人兵败之际说些对寡人不利的话。”

        嬴政心里想着,谁敢说,那他就把他舌头给割了。

        王后自然是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她忧心忡忡地望着嬴政远走,眉头蹙起。

        等到嬴政走后,殿内传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王后望着铜镜里的自己,她的脸色煞白煞白的。

        赵高知道王后厌恶自己,又知道大王和王后之间的感情绝不是他可以挑唆的。

        那眼下就这么着吧。

        王后,咱谁也别惹谁。

        你做伱的王后,我做我的中常侍。

        过去的事情,我全然不计较了。

        赵高这么想着,便把王后的事情放在一边,眼下对赵高来说,没有什么事比复宠更重要了。

        ——

        朝堂上,今日殿内那是一片悄寂。

        静的连侧殿里滴漏的声音都能听得到。

        众臣都耷拉着脑袋,没有人敢表露出喜悦。

        这一天早上,一共有三件让所有朝臣都出乎意料的事情,却也正是这三件事让秦国上下都坚信,未来天下一定是秦王政的,是秦国的。

        第一件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事情是,嬴政仍旧按时早朝。

        那个好面子的,比他们年纪都小的自大狂——秦王政,他像个没事人一样上朝了。

        而且这一天不戴垂旒,只戴高冠就坐在了王位上。

        嬴政气色红润,双目如电,完全没有颓丧之气,甚至于比起过去都还要自信。

        看着自己选的老大面对重大的挫折非但能从容面对,而且仍旧能保持这样的精神面貌,这些大臣自然一个个也心里亮了起来。

        要知道这个失败不仅仅是秦王政的失败,更是他们这一众臣子失职、骄傲自满的表现。

        <div  class="contentadv">        战败了,朝中的臣子都害怕大王因为这件事迁怒他们。

        但是秦王并没有。

        嬴政很高兴地对众人道,“这一次失败,对我们秦国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不过,皇帝当年战蚩尤,九战九败,仍旧不气馁,最后才取得胜利。”

        “我们秦国和楚国,虽然说实力悬殊,固然败了,但是也只会败这一次!”

        “寡人决意另请高明,再伐楚国。”

        嬴政语罢,满朝文武都脸上露出喜色。

        这才是他们追随的大王啊!

        众人齐齐称赞,“大王英明!大王英明!”

        随后,第二件让所有大臣都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嬴政刚把王座坐稳,给朝中大臣确定了他的心意不会改变以及接下来秦国朝中大政方针的走向,这廷尉李斯就立刻走上前来。

        “臣李斯有罪,请大王责罚。”

        嬴政眼中闪着光。

        “哦?廷尉何罪之有?”

        “启禀大王。将军李信在前方战败,皆乃臣之过。正是臣教唆大王,对大王说可以用二十万兵马打败楚国,正是臣的察事不明,更误导了大王。臣请大王降罪。”

        诸臣闻之,自然有很多清正之士表示鄙夷。

        这事情明明就在眼皮子底下发生,到底谁是谁非大家不是一清二楚吗

        怎么你这个李斯非要站出来承担这些事情呢。

        错在大王啊。

        可是朝中许多投机之士却心有戚戚,当初大王说要用二十万攻打楚国,正是我们这些人随声附和。

        如今大王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如果追究起来,我们等人势必会落个奸馋小人之名。

        还没等大家伙反应过来,李斯自己就把这个烂摊子全部背在了自己身上,还独揽这个天大的罪责。

        嬴政知道,朝中有不少臣子都和自己一样,对过去的这桩决定不愿意承认。

        可难得的是,这么多臣子,只有李斯愿意把自己当做卑微的泥土,承接耻垢,让大家干干净净过路。

        嬴政见到李斯这样的表现,不得不再次庆幸自己当初选的是对的。

        他在李斯和韩非之间选择了李斯。

        诸臣闻言,连忙为李斯辩护。

        都道是这不是李斯的错,实在是楚人可恶。

        一来二去,一场朝会就把这个天大的锅给推走了,推给了楚人。

        谁说朝中都是勾心斗角,那扯到自己的私利,个个使用出来的只能是下作的手段,自然是勾心斗角。

        可一旦是要做大事,众志成城,那各自彰显出来的就是政治智慧。

        在李斯主动替秦王承担了所有的决策罪责之后,他不仅仅赢得了嬴政的信任,而且得到了朝中诸臣的拥戴。

        在这样一班未来大秦帝国三公九卿,天下最顶流的人才面前,李斯愿意把自己放在最微小的位置,本身就需要更大的勇气。

        事实也证明,李斯一次又一次的低微、舍弃自我,最终为他换取来了后来的成功。


  (https://www.motanwx.cc/mtk84438726/121644020.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